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江苏省党政“一把手”为何密集调研大运河?

大运河是国家级文化遗产,全长约3200公里,横跨中国南北8个省级行政区。江苏段是大运河中河道最长、文物最丰富、保存最好、船舶利用率最高的一段。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各地区的共同责任,江苏省毫无保留。 《看江东》近日获悉,江苏省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就大运河生态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党政“最高领导”专题调研 11月17日,苏州市主要领导调研太湖治理和大运河保护情况,指出要加强系统治理,对中央生态环境报告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大运河(苏州区)保护检查和突出问题检查整改。同时,要加快转型提升,立足实际推进“江苏水运”,加强沿海码头管理,提高安全韧性水平,推动水运能力不断提升。此前,苏州市于10月29日召开大运河排查整治专题会议,全面开展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会议聚焦主要江河湖泊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明确全面推进大运河、长江(苏州段)巡查整治,切实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十一月14日,常州市委书记王建峰以“四号两直”方式督导大运河生态环保建设。来源:常州公报 在新北区某企业,王剑锋检查该公司污水排放问题整改情况,深刻吸取教训,坚定决心,强调要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推进整改。他还要求有关部门把严格控制污水排放作为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全面排查沿线工业企业、生活污水等污水排放源,持续改善大运河水环境质量。日前,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就生态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大运河沿线的环境问题。习近平在调研中指出,要把大运河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自查自强,立即抓紧落实,真抓实干。高标准、严要求解决沿线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如此热衷于案例分析,也必须举一反三,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的风险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和整治,统筹源头截堵、岸线改造和生态系统恢复工作。资料来源:徐州声明 此外,淮安、无锡等城市近期也围绕大运河生态环境治理开展专项建设。据官方微信公众号“淮安11月4日,淮安市政府近日召开大运河淮安段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会议。淮安市市长顾坤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狠抓问题整改,严谨细致,推动常态化、长效化,以高水平的大运河保护利用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21日,无锡市市长姜峰视察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和梁溪区码头,检查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情况。长期以来,大运河面临遗产保护压力大、遗产利用质量差、环境资源条件恶劣、占用严重等重大问题和困难。生态空间建设亟待加强合作机制。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调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牵头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县(市、区)直接负责各项任务的落实,中央相应部门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大运河江苏段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徐州市沛县,南至苏州吴江市。全长约790公里,途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杭州、无锡、苏州。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局统计,常年有来自13个省份的2万多艘船舶在运河江苏段运输通航。过去十年中,货运量每年增长超过 8%。近两年年运输量约为5亿吨,约为莱茵河年运输量的两倍。近年来,江苏省坚持保护优先,强调活态遗产和合理利用,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沿线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促进运河交通转型提升。今年8月,江苏省领导先后视察大运河沿线建设和保护工作。该研究强调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要与生态环境整治、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江苏水运”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做好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更好地发挥大运河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去年10月19日至11月19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江苏省开展第三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今年8月中旬,江苏省公布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第三次整改方案。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整治方案提出,将按照规定完成大运河沿线违法建设整治工作。与法律保持一致。同时还透露,负责实施整改的单位是江苏省自然资源局、大运河沿线8市党委、政府。截止日期为2026年12月底,个别项目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据生态环境部11月15日消息,第三次、第五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正式启动。其中,将在江苏省等8个省(市)开展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专项检查。 11月19日,中央第三、第五次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10个组到场督察。来源:广江省东部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已上传并发布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